为什么中国没有国产的电脑操作系统呀?是不是软件公司认为利润低,不愿意去做啊,还是根本就做不出来?
有是有,和国外类似,基本是linux内核的,在pc上一直比较落后。用的人一般是搞it的。现在是windows独霸的地位,没办法。你的系统小众的话,比如你用它做个电子文档,到公司的windows xp上很可能就打不开了。现在国内做的较好的有linux deepin,ylmf os。中标麒麟(不想提),大地linux(正在开发)。赚钱是谈不上了,这些可以直接在官网下载安装不要钱。windows 7 375-2500价格不等。估计将来发展好的话,开发出服务器版本,或许能收费。

为什么中国手机没有真正的国产操作系统
研发操作系统是一个长期投入,综合性的开发。
成本确实很高,而且现在安卓,IOS都大行其道,你开发出来一个也未必会获得巨大的利益,目前国内大环境急功近利,很少有人愿意潜心去花个五六年的时间去开发一个操作系统。
为什么没有一个企业肯下决心做一个属于国产的操作系统。
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人心。其实做操作系统说难也难,说不难也不难。中国不缺钱也不缺人才,但是中国人缺心,缺少一颗长期安静做事的心。学校里没有纯净的学术研究环境去给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做研发,社会上没有不急功近利的商业公司去长期支持创新项目的发展,自己一有点不成熟的想法就高调宣传不择手段搞商业模式,一看到对手有好的想法就抄袭和扼杀(像腾讯之流),此外还得想方设法处理有关部门的各种不成文的规定,归根到底,中国没有硅谷那样的环境和土壤。
为什么一直都没有国产的手机电脑操作系统,一个系统真的那么难做出来吗?
非常难。
主要是操作系统需要从硬件的底层入手进行开发,而这些硬件的底层标准大多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,同时,现在的系统还要兼顾用户的使用习惯,与众多的硬件保持较高的兼容性。
综合各方面的原因,我们发展信息技术时间太短,没有太多的技术上的积累,因此想直接开发出一款适合的操作系统并且将它推广开来,是一件难为困难的事。
为什么国内有国产office,却没有国产操作系统?
开发Office的工作量和开发系统的工作量可就差远了。
放眼全球有各种企业开发Office,但是系统总共就那么几种。
开发一个系统对能力要求很高,所以成本也就很高,即使在投入了如此多的成本以后开发出了操作系统,也很难获得推广,无法推广就意味着冷门,冷门就没人给系统开发应用,没人开发应用就更冷门,恶性循环,可以说出力难讨好。
如果直接拿别人开源的系统来用,一方面节省了大量的成本,另一方面也可以兼容现有的应用,有应用层的支持才会有用户,有用户才会有更多的开发者投入成本去开发应用。
所以国内开发PC系统还是得用开源的Linux,比如红旗Linux。
开发MP系统还是得用开源的Android,这个就不用比如了吧,一大堆。
就算是直接拿别人开源的系统来用,也依然逃脱不了上面所说的循环,比如Linux,高情商说是适合开发人员使用,说白了就是没人用,所以这个系统上软件少、游戏也少、软件和游戏的更新频率就低,很多软件甚至是上古版本,一般人体验体验就行了,根本用不下去。
再看Android呢,本来就是MP半壁江山,应用多,用户也多,所以基于Android开发的系统只要保持兼容Android应用,就不会怕用户因为软件游戏过少而流失。
可以见得,直接拿别人的开源内核来用也要看这个内核的用户量,用户少的话,基于该内核开发的系统也和该内核一样冷门,所所以,除非能开发出一个非常出色的操作系统,出色到能从老牌操作系统上抢到用户,这样这个系统才有可能活下去,如果没信心这么出色,那还不如不开发。
银行用微软系统为什么不用国产系统?
首先银行使用的并不全是微软系统
银行系统分为核心处理系统和外围操作系统。
核心系统一般使用的并不是微软系统,最常见的是IBM的AIX,SUN的solaris,惠普的HP-UX,SCO的SCO UNIX。
比如工农中建交,核心系统主机都是z大型机,操作系统是IBM的z/os;一般的股份行是IBM的i中型机,操作系统是os/400,再小一点是p系列及对应的HP9000等等小型机,用Unix及其各种变种。
外围系统(员工操作系统,我们常见的银行营业厅电脑)、管理信息系统用什么的都有,unix和win都有,目前大部分银行员工终端电脑系统使用的都是微软的windows 7以上或XP系统。但是这种系统跟我们普通人使用的还是有一定的差别,这些系统一般都是深度定制,而且装载的软件都是特殊处理的,与我们所使用的差别很大。
银行之所以不用国产系统有多方面的原因。
银行作为跟钱打交道的机构,安全是最重要的因素,使用外国的系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安全隐患,因此我们都希望银行所有系统(包括核心系统和操作系统)都能国产化。但是现实却有点让大家失望。
目前我国也有不少系统,比如深度Linux(Deepin)、优麒麟(UbuntuKylin)(由中国CCN联合实验室支持和主导的开源项目)、中标麒麟(NeoKylin);威科乐恩Linux(WiOS)、起点操作系统(StartOS 原雨林木风OS);凝思磐石安全操作系统;共创Linux;思普操作系统;中科方德桌面操作系统,普华Linux(I-soft OS)等等。
但是实际银行使用国产系统功的很少,我个人觉得主要有几个原因。
1、国产系统尚未成熟
目前很多国产系统都是在linux的基础上改进过来,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linux汉化再加点国产特色的系统,所以缺乏核心的技术。
而银行作为跟钱打交道的机构,直接关系到用户数据的安全和交易安全,因此对系统的要求是十分严格。
2、很多硬件不支持国产系统
虽然目前国产系统有不少,但是系统不是开发出来就可以随便安装,需要配合硬件的使用,而目前很多电脑设备基本都是支持微软为主,而一些核心处理设备一般都是厂家直接配备的系统,比如IBM。
3、国产操作系统缺乏生态系统
系统不是光杆司令,需要有其他软件的配合,而很多软件的开发都是基于某一些操作系统开发,比如手机的IOS和安卓等,基于国产系统开发的软件很少,这意味着如果你安装的国产操作系统,很多软件是没法使用的,这就导致用户不愿意使用国产操作系统,反过来又进一步打击国产系统开发的积极性,因为系统开发出来没有人使用,不能盈利所以很多机构都不敢投入资金进行研发,有的公司甚至破产,比如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经营发生严重困难,董事会于2013年12月13日决议从即日起解散公司。
不过让人欣喜的是,最近几年在一些政府采购中都向国产系统倾斜,通过政策引导来支持国产系统的发展,因此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产系统一定能走进各家银行,成为国内银行主要的系统。
毕竟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,也讨不来,只有大家都去支持国产系统,让国产系统有生存的空间,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,从而促进国产系统的进一步升级强大。
为什么中国没有类似于windows的操作系统?
中国曾经无数次想要研发国产系统,但是遭遇的困难太多了,以至于时至今日,仍然没有真正的国产系统崛起,更谈不上成熟,而深度系统,严格意义上,并不能算作纯百分百的国产系统。
国产系统之所以迟迟不能发展起来,原因是有很多的,小迷虫认为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。一、Windows默认盗版盛行,以大家其它国家研发系统的力度大家都知道Windows系统从XP时代到现在的win10时代,盗版盛行,而微软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对付盗版,为什么呢?聪明的微软在全世界的布局很精巧,让全世界每一个国家的人都用上Windows系统,并且养成习惯再也离不开。
这样做,一方面是培养潜在客户,一方面则是潜移默化中将其它国家研发系统的萌芽扼杀掉,试想,已经有一个现成的并且极为成熟的Windows系统可以使用,哪个国家还愿意耗费大量自己大量人才,再去开发另一款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发展成熟的操作系统。而事实证明,这个策略非常成功,即使现在第二大操作系统苹果,也无法撼动微软的位置。
二、新兴系统占有率太低,系统反馈少升级困难不止中国无数次想要研发新的操作系统,别的很多国家也这样做过,但是大部分都失败了,为啥呢?一款操作系统的成熟,是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,你得现有一部分市场,然后收到使用者的反馈意见,再次修改完善系统,发布新版系统,如此良性循环,经过时间的累积,才能发展成为一款真正成熟的系统。可是如上所说,市场基本已经被成熟的Windows系统所占领,新开发的操作系统,有几个人原因使用呢,即使使用可是因为软件生态环境的问题,又能够坚持使用多久?这个问题直接限制了先系统的研发过程。
即使强大的Windows系统,也是从win98到XP,到vista,到win7,到win8/8.1,再到现在的win10系统,它也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蜕变和壮大这个过程的。三、研发资金和人才时至今日,操作系统的研发,已经不是小打小闹了,必须大量的自己和大量的高端人才,小型的国家估计都承受不起,因为你真的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,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出成果呀,万一出不了,资金就打水漂了。这也是很少有国家愿意耗费资金、人才和时间去干这事儿。
这次的芯片事件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,高科技的东西,还是必须自己研发,掌握在自己的手机,才不会被人卡脖子,期待国产系统早日成熟。

